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面临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数据显示,欧美市场占我国总出口的40%,由于欧美出现经济衰退,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有所放缓,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用工量下降等现象。这是否会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造成影响?面对可能出现的就业压力,职业院校应如何未雨绸缪、从容应对?本报记者约请三位嘉宾展开讨论。
职校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主持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制造业受到一定冲击,这是否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
刘洪一:此次国际金融海啸来势凶猛,广东是外向型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一些港资、台资企业受影响较深,深圳多年来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一,对此感受格外明显,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说是必然的,只是各个地区因产业特点不同而受影响的程度有所区别。这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在走适应产业调整、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道路,学生受欢迎、就业好,说明我们的大方向是对的。目前看这次金融危机的短期影响并不大,明年我们学院有六七千名毕业生,现在就业工作已经展开,一些长期合作的企业依然需求旺盛。我认为危机带给我们的主要是思考,提醒我们要有预先的意识,要走在市场前头,不能等市场出了问题再应对。
张昭文: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金融危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有较大影响。作为职业院校来讲,这些年就业率比较高,但是这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业市场大量需要技能型人才的时候形成的。现在一些地方就业市场出现的问题,提示职业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了解。
雷家骕: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岗位倾向于一线操作,相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在就业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因此金融危机一旦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就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需要职业院校引起重视、有所准备。至于这一影响持续的时间和程度,取决于金融危机何时化解,只要经济没复苏、工厂不复工,影响就会存在下去。
专业调整和能力培养双管齐下
主持人: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形成了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您认为职业院校该如何应对?
张昭文:过去很多职业院校的专业是瞄准制造业,现在就要考虑专业调整的问题,如果继续集中在制造业的话,就业可能会存在困难。另外,职业院校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前两年我们一直在讲就业压力大,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是1000万,但实际上需要就业的人数是2400万,在这种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能在95%以上,所靠的就是毕业生有比较强的就业能力。今后我们更要强调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上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刘洪一:几天前深圳市举办过一场就业招聘会,有十几万人密密麻麻地挤在里面,就业形势的严峻可见一斑。我认为,现在人才要求进入了“苛求期”,一方面技能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非常苛刻。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做的首先是在专业设置上要有先瞻性,不能短视。学校在开办专业之前应做好产业前沿的分析和研究,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并考虑到人才培养需要3年至4年的周期,打出“提前量”。同时,专业设置不宜太狭窄,应优化整合,加强交叉专业的设置;其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把“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结合在一起。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不能狭隘地局限于一种技能,应培养学生应对职业变迁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开发,让学生学会应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汲取经验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主持人:“危机”这个词拆开来看,可以理解为有“危”才有“机”,这次金融危机也是如此,它带给我们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对于职业院校和教育部门来说,能从中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刘洪一:很多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时只看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这些有利的方面,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和自身的责任。我认为,职业院校要深刻思考“自主办学”和“开放办学”的关系,自主办学不能封闭,开放办学也不是丧失主体,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不能全部推给行业企业。尤其是校企之间长期合作应建立“调适机制”和“互惠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提倡适度合作,根据双方特点因地制宜,不能完全绑在一起。
雷家骕:职业院校应注重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创业具有一些独到优势,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实用、具体,在创业时更有可操作性,较少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情况。另外,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也能为学生创业提供方便。比方说,一个毕业生原来可能成为某企业的雇员,现在他自己创业,这家企业也许就会成为他的客户,这些都是难得的资源。
张昭文:金融危机对职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提醒教育部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要像对高校毕业生一样,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研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规模和就业的相关情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等进行整体规划,让这些技能人才更好地被社会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