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9月13日 访问量:246 信息来源:记者:魏海政 《中国教育报》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是改革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相比其他校企合作方式,最大特点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对接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有效发挥政、校、行、企各方资源优势,共同完成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近日,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梁斌言介绍,山东省近年来坚持统筹协调、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合力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及8所职业院校被确定为现代学徒制全国试点单位,山东也遴选了20所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开展首批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今年,又遴选了42所院校和合作企业开展试点,全省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项目达到62个,培养学徒达到4860名。
加强经费及配套政策支持,增强校企主动性
面对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校热企冷”问题,政府对企业的经费激励与补偿机制等配套政策须不断完善。在前期试点过程中,经费支持也是必不可少。
在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山东省财政拿出1500万元,每个项目支持经费25万元。合作企业每接收1名学徒并经考核达到培养标准,财政按5000元标准补助企业,其中,3000元用于奖励带学徒师傅,2000元用于补偿企业水电、耗材等。
借助这一政策支持,东营职业学院不仅拿到了试点专项经费25万元,还拿到了东营市财政落实配套学徒制试点专项经费110万元,顺利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也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投资400万元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国内一流的中央空调在线培训基地,满足学徒实训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证需要,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山东职业学院轨道交通行业办学特色鲜明。该校自2011年开始,与青岛地铁公司连续6年合作组建“订单班”。2015年双方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后,学校利用省财政专项资金300万元建成地铁通风空调专用实验室,并斥资500万元购买了地铁样车,相继建成模拟驾驶、信号控制等轨道交通实验实训室。青岛地铁集团则全程参与首批现代学徒制50名学生的选拔,学校、青岛地铁、学生签订三方招生招工协议,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梁斌言表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经费支出,对企业实际上是一种生产性投入,对学生及家庭来说是未来幸福生活的投入,因此,应当逐步建立政、校、企、家人才培养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构建联合育人的有效机制和多方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经费拨付和税费减免的重要参考,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重点优化师资队伍,构建“双导师”培养机制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是基础,优秀的师资团队是关键。山东在试点中大力推动校企双方依据企业经营状况、装备情况、带徒师傅数量,学校师资配备、实训条件等,结合企业岗位标准,重构课程、实习实训体系等,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双导师”培养培训机制,建立选拔、考核、激励制度,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刘玉祥介绍,该校与联想集团的试点,由校企双方根据师傅聘任标准,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高工参加的20人的“校企联合教学团队”,采用导师组负责制,发挥校企双方育人优势和积极性。导师组由2名老师组成,一名来自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心理辅导、德育以及文化课程教学工作;另一名为企业高工,负责徒弟职业素养养成、技术技能的传授。
山东职业学院和青岛地铁集团的试点班企业师傅,则由青岛地铁集团制定聘任办法,财政拨付经费的60%用于企业师傅培养“准员工”的培养费。每学期末,双方对师傅进行考核,优秀者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奖励,并聘为山东职业学院“讲师”或“教授”,进一步推动师资团队建设。
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有章可循的标准体系。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调研分析,制定了师资队伍结构建设标准、导师与师傅能力标准,并通过系列培训、人员引进和项目演练等,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每个学徒实习岗位配备一名师傅,每位师傅带3个徒弟,9个学生为一组,配备1名校内导师。3位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一学习小组安排1名组长负责,完成轮岗实习任务,提升培养质量。
形成长效机制和标准体系,提高培养质量
有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培养标准体系,现代学徒制培养效果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山东在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推动校企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分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同时,共同制定招生招工方案,制定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学徒管理办法,在兼顾学徒、院校和企业三方利益的基础上,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对学徒、院校和企业分别进行考核评价。
“就学徒而言,考核评价的是学徒的就业质量、发展空间、创新创业能力。对院校而言,考核评价的是其提供的实训、师资、课程和教材是否贴近企业岗位的需要。对企业而言,考核评价的是企业否具备满足学徒实习的实训设备、岗位、师傅、学习生活场所等。”梁斌言说。通过试点建设,山东初步建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管理标准与运行制度,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格局。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在企业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结业考试的三个模块中,均实现了全程的电子监控,且学校指导老师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终端设备实时查看企业岗位上的学徒信息,实时对多站点、多岗位、多时段的学徒进行有效指导。
在试点中,“双元制”培养模式也得到了有效实践。济南职业学院中德中心按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规范,结合学院办学实际安排教学管理,用德国认证的标准课程体系、实训体系、考试体系精心“打磨”教学过程。在这一校企双元模式中,学院作为“一元”承担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培训,企业作为“一元”承担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训,既体现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核心理念,也实现了在校学习与企业轮岗的工学交替常态化、深度化,赢得了师生和企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