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所首页 > 高职研究 > 课程与教学 > 正文

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模式建构

2019年03月25日 19:19 点击:

刘明星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以“三元学分制”为载体,建构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模式为三维立体模型,即: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

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尹景玉、齐福荣等从高等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出发,指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也必须借鉴和发扬“能力本位”的原则,同时吸取“人格本位”之核心理论,坚持“职业本位”原则,或者说是“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本位”原则。为此,我们以学院试行的“三元学分制”方案为载体,建构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什么是职业素质

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人们对职业素质概念的界定,普遍的观点是:人们从事相应的工作所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方面。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通常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是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应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职业素质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所谓共性即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性质,或基本职业素质,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所谓个性,就是指某种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比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相当高的审美能力及很好的美学素质等;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系统的预测流行的能力等。当然,具体到某个人身上,其素质表现是结构性的,是有机的统一体,是不好分门别类的。

职业素质教育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知能素质教育、职业身心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职业劳动素质教育。与过去的“五育”相比,有两处不同:一是适应职业的特定要求;二是注重个体的内在素质。

三、以“三元学分制”为载体建构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

“三元学分制”是学院教学副院长陈忠林同志的一项多年研究成果。它是以学分制为基础,遵循学分制的一般原则,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将原来单一的学分分解为“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综合素质学分”三类学分,三类学分之间有一定比例,每类学分有一定的课时要求和相应的评价考试方式,学生在每类学分选修中有一定的自主权,在达到规定的学分总数后即可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三元学分制”突破了传统学分制过于笼统、单一的局限,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中理论、技能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间的相互地位和作用,体现了职业素质教育与学科体系教育的本质不同,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掘多元智能的理论,让每个人的八种潜能都有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

根据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我们以学院试行的“三元学分制”方案为载体,建构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将高职课程体系分为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三元整合,相互交融。三类课程又分别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

1.理论知识课程的服务性模式建构。近年来,在“以就业为导向”思想的指导下,由于人们对“就业导向”的狭隘理解,“技能本位”的思想日显突出,理论知识课程日益淡化,教学状况普遍令人担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教育毕竟不同于中职教育和技工教育,更不同于职业培训。国外关于“关键能力研究”的成果,也让我们看到理论知识课程的重要性,苏联著名学者达夫里扬精炼地表述了一个观点:“在今天,技术已经不再是机械‘力’的凝结,而是社会的人的工艺学”。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没有理由去忽视理论知识课程。我们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要求出发,把理论知识课程自成一体,突显其重要性。其理论知识课程涵盖了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等。在课程科目和内容的设定上,我们强调的是理论知识课程的服务功能,强调文化课为专业理论课服务、专业理论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实践表明,这种思想指导下建构的理论知识课程体系和它的服务性,给学生提供了在专业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线索,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论素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课程的兴趣。

2.专业技能课程的项目化模式建构。专业技能课程的改革方向,源于当前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大量深层次问题。许多教师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了三年后却仍然不会。这一问题的出现,并非职业院校不重视技能教学,而是由于学校技能课程目标不明确,项目不具体。为此,我院专业技能课程建构采用的是项目化模式,通过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技能课程,故又称“项目课程”,它是在以岗位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和技能标准规定的“技能观”驱使下,通过“职业分析—目标分析—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系列过程加以实施。具体特点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内容以实际的工作项目来贯穿,工作项目来源于对职业和目标的分析。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及专业技能的掌握。(2)整个教学和实训过程一般选取多个工作项目,其中包含必修项目、限修项目和任选项目。其中必修项目是一些比较简单而又十分典型的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单个完成并熟练过关;限选项目由学生(学习小组)讨论选择,小组共同完成;任选项目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选定,所选项目的难度和要求可以比较高。(3)学生实训的方式一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协作实训的方式。(4)对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效果的评价以完成工作项目的情况为依据,采用五级制。

3.综合素质课程的多元化模式建构。学生的文化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无疑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我们在对企业的调查中表明,对于高职学生,他们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更关注的是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我们深刻认识到课程教育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影响,通过开设综合素质课程来计算学生的学分。实践表明,综合素质课程必须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实现。具体来说,综合素质课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实践课程四种形式,偏向于以人为中心,侧重对情感、价值、审美的感受及对生活意义的描述,提供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科学、人化、艺术和为人处世的各种经验和技巧。

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是我院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以“三元学分制”试行方案为载体的三种基本课程实态,同时也是一个有机的、多元互补的整合态,这一整合态的建构,其实质就是把这几种课程实态进行组合、联系,形成一个开放的结构。这三种课程基本能涵盖高职学生整体职业素质的发展。

四、基于学生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课程体系的理解和目标取向的准确把握。以“三元学分制”为载体的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包含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三类课程之间有其共性和交叉性,但事实上三者的教育目标和取向不同,决定了课程发展的不同导向和结构性差异。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三类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取向,对于科学设置相关显性课程、有效开发隐性课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对课程内容选择和序化的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是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对课程内容的序化。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课程内容的序化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在于如何使学生容易接受这一序列,因此,课程序化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应与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行动实现融合。只有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序化的准确把握,合理开发教材,才能使课程体系的建构取得实效。

3.“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标准。要全面构建好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需要一大批懂专业、会实干,同时真正了解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序,了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这里说的“双师型”教师不仅包含专业技能课教师,同时也包含理论知识课教师。

五、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建构的途径与思考

以“三元学分制”为载体,建构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目标体系、内容形式体系、课程开发和实施队伍体系、评价反馈体系、课程质量与保障体系六个方面。而首要思考和解决的重点问题是:

1.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作指导,深入企业开展广泛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针对专业所涉及的就业岗位,全面摸清学生在校应掌握的专业技能项目,切合就业岗位的需求,全面实现专业技能课程的项目化。以专业技能项目以核心,以人文素质要求为补充,合理构建理论知识课程体系,具体落实理论知识课程的服务性。以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为向导,合理开发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多角度实现综合素质课程的多元化。

2.加强教材建设,全面开发基于学生整体职业素质要求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应该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同时,在建构某一课程的具体内容时,还要融入多元整合的思想。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始终难以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以及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将老师派到企业开展深入的学习和调研,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尹景玉,齐福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研究,2005(11).

[2]陈忠林.三学分制———拓展职教新时空[J].职教论坛,2002(7).

[3]邓志革.职业素质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5]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6]吴全全.学习领域:职教课程内容重组的新尝试———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尝试[J].职教论坛,2004(8).

[7]李尚群,凌云.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建构[A].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