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所首页 > 高职研究 > 课程与教学 > 正文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家系列解读之一——新常态、新挑战、新思路、新举措

2019年03月25日 19:19 点击:

出自:教育部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0日

辽宁教育研究院高鸿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未来一个时期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部署,更加明确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这是教育部新世纪以来印发的第四个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也是第一个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统一部署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先后出台,表明了在不同的时期,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与时俱进,不断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定决心。

一、适应新常态,应对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变化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从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换到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创新驱动上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由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必须要承担起来的历史重任。目前,我国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劳动者的技能、经验与知识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不能完全满足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经济社会新的发展形势对职业教育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效应对经济社会需求的转变,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转型挑战的根本压力所在,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机遇。

应对挑战、抓住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以新思路、新举措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创新性思维推动职业教育迈上新的台阶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二、确立新思路,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发展环境与需求的不断变化,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有过去遗留的老问题、也有发展中的新问题及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如培养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变革、培养制度的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保障机制的完善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教学改革入手,抓住了这一环节就是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与根本。为此,《意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确立了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见》进一步强化了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要求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将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并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强化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使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会“做事”,实现就业目标,更能学会“做人”,实现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新时期赋予职业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

二是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推动和规范中高职衔接是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中高衔接的核心是专业课程的衔接,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学分积累与转换、学习成果互认等制度,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终身发展。

三是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工学结合为主要实施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单纯依靠职业院校一方单独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基于企业全程参与、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实现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四是以国际合作、开放创新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入度的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经济发展需求为着眼点,以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国际化的专业建设为主要路径,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将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三、出台新举措,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在新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本次出台的《意见》围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从理念更新、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到制度保障等的重点问题与关键环节,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落脚点,力图以创新性思维系统地设计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一是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和基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从课程建设入手,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职业技能培养中融合职业精神的培育,从而将德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是重点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和布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意见》从院校专业设置、区域专业布局及示范专业建设三个方面,重点强调了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从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需求,重点设置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优化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各类经济带、区域产业群建设,统筹规划,促进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积极鼓励各地、各职业院校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开展示范专业建设,以点带面,引领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是以中高职专业与课程体系衔接为纽带,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水平。专业与课程建设是积极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的核心内容,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意见》提出要科学确定衔接培养专业,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实现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到资源的全方位对接,从而形成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要根据行业产业特征、专业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试点,在坚持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

四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业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需求者,不仅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主体,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使行业企业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评估标准、实践教学、就业实习等多维度全程化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将有效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无疑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

五是强化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标准建设与制度建设,这也是强化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着力点。本次《意见》中重点强调了教育要定期修订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要完善包括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在内一系列教学标准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教材的选用标准。同时,《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把学术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六是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以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为重点,把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途径,建立起高校、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同时,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以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要以教科研机构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的建设。

《意见》的实效性要靠实践去检验,希望本次《意见》出台得到扎扎实实的贯彻与落实。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全体职教人努力的目标,也是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