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所首页 > 高职研究 > 高职理论研究 > 正文

加强职业教育须从改革基础教育做起

2019年03月25日 19:00 点击:

当下,又到了一年一度招生就业的繁忙季节。然而,企业用人和中职学校招生中的一些反常现象,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深深思考。最近,我们有一所职业学校,100多家企业上门来招工4000多人,但学校仅能提供1300人,不足需求的三分之一。据报道,去年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农民工信息化论坛发布的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沿海制造业基地普遍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而且,这种情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普遍性。这是否意味着职业教育“热”起来了呢?现实情况不是这样的。现在,招生仍是众多职业学校办学的一个难点。据了解,每年招生的时候,许多学校把招生任务硬性摊派给教职工,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惩,虽然非议颇多,但确是不少职业学校的无奈选择。每到招生时节,全校师生“集体出动”,甚至动用所有社会关系,也往往无法完成招生计划。不少企业主动提供培养费,对学生进行免费教育,但即使这样也遭到了冷遇。

这就导致了一种反常现象:一方面职业技能人才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招生冷”,鲜有人问津,生存境地异常尴尬。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了解的情况看,这里面有部分职业学校声誉不佳、学生就业缺乏政策保障等问题,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存在问题,导致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不了解,甚至误解、存在偏见,才出现了今天这样近似荒唐的局面。

只要反思一下就不难发现,在初中阶段,我们什么时候对学生进行过职业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呢?没有。我们现在的初中教育几乎完全是为中考、高考准备的,而且,我们一直在教育引导学生向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企业家等职业目标奋斗,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走上普通高中、考重点大学这条道路。甚至,以鄙视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用“失败者”这种字眼讽刺挖苦那些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这几乎成了许多学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所谓“校园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初中教育仍然沉迷在选拔教育、淘汰教育的历史轨迹中,完全忽视了普及义务教育后超过半数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群体的现实需要。这些学生在结束初中生活的时候,不但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就业指导,而且往往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职业学校,或者很迷茫地直接踏上社会。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我们有失偏颇的初中教育,才造成了职业教育今天这样尴尬至极的局面。如果我们不下决心改变目前初中教育过于“应试化”的倾向,不下决心改变初中教育鄙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痒、空中楼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必须从改革基础教育入手,这是不难得出的结论,关键在落实。只有初中教育真正担负起为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双重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有望得到较好地落实。

第一,要在初中毕业年级认真开设职业指导课,确保让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择业就业指导,为他们热情饱满、积极主动地选择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注入精神动力。

第二,要把学生升入职业学校的情况,列为考核评价初中学校和初中教师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这是能否转变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改变初中学校片面追求普通高中升学率的现状。要大力提倡初中学校追求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以此引导初中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趋向,特别是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要逐个落实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况,这才是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我们要敢于鼓励和支持初中学校去追求这样的升学率,要把这样的升学率作为评价初中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标准,作为考核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初中学校和教师,切实转变人才观念,端正办学思想,进而引导学生、家长乃至社会择业观念的转变。

第三,教育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职业学校招生的责任。调配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是教育行政部门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职责。职业教育招生不是像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大学那样,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而是由学校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是对职业学校的不公平,也是造成招生困难、办学困难的重要原因。由于学校没有政策、信息等公共教育资源,就不得不把已经少得可怜的办学经费花费在招生上。由于无法把精力和资金真正用到提高办学水平上,用到学生的教育培养上,势必造成“招生难—经费少—条件差—招生更难”的恶性循环。所以,要改变被动局面,就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动担负起职业学校招生的责任,由教育部门去发动和组织初中学校来招生,以此彻底改变招生中的错位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更加理性地选择职业教育。(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18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