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华(1957-),男,天津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院长,高级政工师、主任编辑,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天津 300451)
[摘要]“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与基本特征。本文从“默会知识”理论阐释了高职教育走“工学结合”道路的必然性,论述了“工学结合”是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上最完善的“工学结合”模式——“双元制”所存在的差距,最终提出了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
一、从“默会知识”理论分析高职教育走“工学结合”道路的必然性
1.从孟子的“技能学习实践论”到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孟子曾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上》)意思是说,一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光靠理论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工匠技能的培养必须要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学习者历日旷久的实际“操练”方可。譬如培养制作马车或轿子的木工,师傅教徒弟懂得规矩方圆是必要的,但最终能不能造车,能不能创造性地造出好车,关键还要看学习者主观能动条件下循环往复的实践实战的功夫能否到位。孟子所表述的这一“技能学习实践论”思想,许久以来并没有引起东方学者专门的关注,却被英国哲学家波兰尼(1891~1976)以现代思维给予了科学的证明与强化。他在自己的著作《个人知识》中指出: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有两类知识,一类是可以用言语交流的知识,另一类是不能用语言来交流的知识。前者称为“明确知识”,后者称为“默会知识”。“明确知识”(显性知识),也即可以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这类知识是可以编码的,可以存储在书本典籍中代代相传。它的学习和掌握,主要在采取听讲、阅读、理解、记忆、复述过程之中。“默会知识”(缄默知识)是一种不能准确编码、不能系统表述的“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存在于个人的体验和经验之中。波兰尼的理论指出,“不能详细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因为它并不存在规则。它只能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加以传递。”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默会知识”——技能技巧,特别是操作性技能技巧的掌握,一定要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一是“师傅”及其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传递;二是“徒弟”步步的模仿,用心的体悟及其身历其境的“历练”。两者缺一不可。这就使我们在新理论下建立起这样一个重要认知:即如果我们把高等职业教育视为一种“百工”教育、技能技术教育,那我们就必须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形态或类型主要是以“默会知识”为特征、为构成、为本位的。这种知识仅仅靠课堂是不能传授的,其只能在实践中“习得”。
2.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工作技能获取的主要途径”的量化研究。在当代行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中,关于“工作技能获取的主要途径”的量化统计分析,对我们研究职业技术教育走“工学结合”道路必然性的认识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在1998年对3万多职工所进行的关于“工作技能获取的主要途径”的抽样调查研究,人们工作技能,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规划和沟通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乃至动手能力等等,都要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与训练才能获得,即在“做”中才能“学”得。调查数据充分说明:第一,技能性知识(默会知识)仅由教师单方面通过教科书和课堂向受教育者传递,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因为课堂只适合事实知识、原理知识的传递。第二,作为高新技术时代“百工”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动力,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就必须改变我们现有的、大家习惯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和靠课堂讲授“技能”、靠教室传递技能的反规律的做法,积极研究和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与特征办事,重视实践,重视技能,全面推行技能型人才培养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模式。因为只有“工学结合”,才能创造出技术教育工厂化、车间化的真实环境与职业氛围,才能构建师傅与学徒的技术教育的传递链条,才能得到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经历与体验,以及企业文化、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感受体验,实现学生的“预就业”或就业订单。总之,高职教育是一种新时期、新技术、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一种以“默会知识”为主体的教育,一种“严”技能型的教育,一种以熟至巧的实践型的教育,一种“预就业”的教育,它只能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
二、“工学结合”是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
1.“工学结合”形成的历史动因。机器化大生产在推动了世界性工业革命的同时,也加速产业化分工和生产技能结构化、专门化、深加工化的发展。因而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对劳动力已不再是单纯体能与数量上的追求,而转移到更加注重对劳动力综合素质水平和现代岗位技能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这种产业化、现代化过程,必然孕育了劳动力教育由简单化转向高素质化、高技能化的“量与质”统一的新要求。它意味着传统的由学校单方实施的公共民生教育,必须走向“企业加学校”、“工与学并举”、“工与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经验,也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我国“工学结合”概念的提出。“工学结合”这一概念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也曾出现过,它的名称叫“工学并举”。在中国,其最早的提倡者是天津工业第一次现代化时期的著名民族实业家和职业教育家周学熙。1903年,他从国外考察归来便开始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新式教育,提出并创办了“北洋工艺总局”和“北洋工艺学堂”(后改为高等工业学堂),倡导“工学并举”的办学思想,强调“实习工厂与工业学堂联为一气”,“以工厂为学生之试验厂,即以学堂为工徒之研究室”的培养模式。1904年 9月12日,周学熙在写给袁世凯的呈文中清晰地阐述了“办学与兴工、学理与动手相结合,亦工亦学,手脑并用”等主张。周学熙“工学并举”这一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不仅培养了大批高级实业技术人才,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工业近现代化和大城市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新中国建立以后所形成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天津模式”——“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模式的创立、推广和完善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异曲同工”——世界几个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工学结合”模式概述。(1)德国的“双元制”。这种合作教育制度,通常要求受教育者每周3.5天要在企业实践,1.5天坐进课堂接受理论教学。“双元制”主要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职业学校的招生和教育计划制订要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和经济界需要多少人,就培训多少人;二是以技能培训为主,考试也以技能为主。(2)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其通常的做法是:学生一入学,就先到工厂、企业进行一年的工业训练,然后回校学习2-3年的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再去工厂、企业实习。“三明治”教育,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即四年制学生的工作时间不少于18个月,三年制不少于12个月。这种模式根据学生在交替过程中在企业连续性工作的时间长度差异,又有“厚三明治”(一年或近一年),和“薄三明治”(三四个月)之别。(3)北美国家的“合作教育”。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将其定义为:“合作教育计划是一种形式上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合作教育雇主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计划。通常的计划是提供学生在商业、工业、政府与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实践与专业学习之间定期轮换。”合作教育做法上的特点主要是根据学校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而后依据合同企业要向学生提供劳动岗位和一定的劳动报酬。同时,企业还要派管理人员辅导学生适应劳动岗位、安全操作,确定学生所应掌握的技能,并评定学生在“顶岗工作,有偿劳动”期间的职业技术能力、劳动质量等方面的考核成绩。此外,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新加坡的工艺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等,也都显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三、我国与世界上最完善的“工学结合”模式——双元制的差距
1,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工学结合”职教模式——“双元制”。前面我们用“异曲同工”描述了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不同类型的职教模式。所谓“异曲”,可指它们名称不同,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职业教育的做法也有各自的特色;所谓“同工”,一是可以按成语“工”字的本义理解,即做得都很精致、细致到位;二可指它们都一致地把企业主导或依托企业,学生要以足够的时间进入企业“顶岗工作”,教学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等作为基本点,突出了充分接触实际、动手操作,践行了职业教育技术能力、岗位能力为本位,和企业是评价考核学生实践教学成果主体等共同特征及规律。而且这个“工”字里面也包含了它们的工学结合都是实实在在的,毫无将就应付、演示点缀、装裱门面的痕迹。当然,我们在对几个发达国家所推行的不同职教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或考察之后,也趋同大家的共识,即目前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工学结合”职教模式,还是要首推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秘密武器”。其核心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双元制”是一种面向社会“两极”需求的职业教育构制。也就是“一极”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引,“一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从而形成很好的两极信息的均衡对称,大大缩短了用人单位与育人单位之间的距离。第二,政府、企业、学校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双元制”。政府给予立法保障和财政支持,企业能够把为学生无偿提供一切实习和实训条件视为企业伦理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企业自身行为”,而学校则坚定地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教育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通常校内理论课程仅占30%左右,公司工厂实训须达到70%左右。以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州的“双元制”教育为例,其校内理论课程占全部课时的30%,分为3类:(1)普通教育科目。每周3-4小时,包括宗教教育、德语、公民教育、经济学等科目。(2)职业教育科目。每周7—8小时,包括科技、工艺制图、工艺数学、商务学等科目。(3)可选修科目(附加普通或职业教育科目),每周1-2小时,包括客户服务、团队合作、社交能力、职业英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科目与内容。
2.我们的根本差距。经过对世界主要工业国职业教育的分析,特别是对德国“双元制”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的确确是一种务实的、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它们的办学宗旨十分明确,其基本表述是:“传授专业需求的技能”;“确保工业界有所需的技术人才”;“减低失业的可能性”。其实我国所制定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和理念,同德国双证制办学理念和宗旨在其逻辑描述上区别不大,或称本质相似。但我国当代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非企业办学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工学结合”或“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为什么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呢?或者说,当今我国的职业教育同世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相比其根本差距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简单地说,就是“做实”与“做不实”的差异。
1.做实“工学结合”的基本内涵。古人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黄帝内经·调经论》)因此说,“实”的基点是“真”。做实“工学结合”,也就是把“工学结合”这件事干得很真,很实诚。这也即是说,“工学结合”不能只是挂在嘴上的说辞,敷衍检查的花架子。“工学结合”作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出路,作为科学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体系,需要按其自身规律和系统要求逐一落在实处。
2.做实“工学结合”的基本途径。(1)要彻底建立起一种全新观;念。所谓全新观念,即我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与运行的一整套的新知识和新觉悟、新价值观。其中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人都应该迅速建立起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既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和唯一路径的基本认识,,把“工学结合”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底线和发展变革求新的根本方向,作为我们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全部问题的第一等重要概念,并据此来彻底转变我们的办学思想,转变我们的办学模式,转变我们的办学机制。全员树立以做实“工学结合”为荣+以敷衍“工学结合”为耻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新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构建崇尚“根本”(“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出路)、循名核实(按其名而求其实)的新校园文化。(2)推行“工学结合”的办学资源必须到位。这里所说的资源,主要指用于工学结合模式构建和运行的有形资本资金,设备设施,教学工厂,“双师型”和师傅级教师,可长期使用的校外实训基地,真实存在的社会生产型与服务型机构的技术岗位等。显而易见,办学资源是走“工学结合”之路最实在的要素。职业技能教育无论如何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实训体系加以保证。因此,做实“工学结合”,一定要想尽办法优先做实“工学结合”模式的资源。国内外的教育专家都承认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但我们也要明确,只有高投入,才能有高产出、高回报。(3)全面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必须到位。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导向的新技术岗位及能力教育,突出的是技能本位和实践性原则。“工学结合”模式强调的是依托企业行业岗位需求技术发展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来开发、设计和组织课程。因此,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的佼佼者在课程设计上走的都是以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为保障,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范式。但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的课程设置和开发都尚处在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阶段。“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述而不作(做)”的教学过程样态、因人设课的课程计划状态都普遍存在。这显然背离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类型特征(默会性)和科学性。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和难点,而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来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就更难。因此,我们就更要站在历史责任、科学发展观和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依托企业或者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重新规划设计课程。以变革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利于职业能力培养,利于“工学结合”运行、利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利于学分制实施的现代课程体系。坚决避免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和行动,坚决克服“理论充斥课堂,实践仅在纸中”。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理论与方法,按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能力科学整合知识,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为做实“工学结合”作应有的努力。(4)全面服务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制度和体制必须到位。做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有相适应的、真正有益于“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这种制度保障应该是建立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本位这一新价值观基础上的。它应该包括:全面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特色化“工学结合”模式专业建设制度、全面实行学分制的方案与运行细则,以及“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企业顶岗或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课程聘任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的制度、教师企业顶岗轮训制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教学秩序)制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素质教育制度的研究、双证书制度、双证课制度等等。应该说,目前所有的学校都不缺少制度文本,然而真正能实施的不多,能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运行处处衔接的也不多。我们说一切制度都是组织任务、组织宗旨以及确保如何做正确的事、如何正确地做事而展开的规章体系,但前提是规章制度本身首先要科学、要正确。知道制定的这个制度是为了什么,引导什么,抵制什么,褒奖什么;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是否有利于以实践教学及环节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工与学的结合,是否有利于课程改革,是否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发展、就业素质发展、个性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取得双师资格的积极性、继续教育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是否有利于调动整个学校在“工学结合”模式条件下人的积极性和和谐发展。凡此种种都极为重要。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实“工学结合”才是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的根本方向、根本出路。做实“工学结合”才是加速新经济和新工业化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绩效全然来自于敦本务实。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地为新经济紧缺高技术劳动大军的培养进行不懈的努力。